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,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,防控近视已成为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。以下是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八项注意,希望大家关注视力健康,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明亮双眼。
一、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
儿童3岁后应当每年定期接受屈光筛查,监测远视储备量。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,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。
二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
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,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,户外活动要避开高温强晒时段。
三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一是读写做到“三个一”,即“一尺一拳一寸”,眼离书本一尺,胸距书桌一拳,手离笔尖一寸。
二是坚持“20—20—20”原则,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,向20英尺外(约6米)远眺20秒以上。
三是保持光线适度,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,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;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,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。
四、分龄管控视屏时
0~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;3~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各类电子产品;中小学生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。
五、每天坚持做眼保健
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,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,减少调节之后改善视疲劳症状,有助于防控近视。
六、均衡营养充足睡眠
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饮食多样化,多吃新鲜水果蔬菜。幼儿、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,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,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。
七、遵医散瞳诊断近视
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、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,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。
八、确诊近视及时干预
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,通过配戴眼镜等进行矫正。配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,延缓近视进展。
什么是近视?什么是近视眼?
近视是一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。当眼处于调节静止状态时,平行光线入眼即没有启动调节功能的眼屈光系统的曲折,聚焦在视网膜之前,这种就是近视眼。
得了近视怎么办?
配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,延缓近视进展。
控制近视手段有哪些?
配戴近视防控相关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、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或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眼液。
散光眼
平行光线入眼,经过眼屈光系统的曲折不能形成焦点,而是成为两条焦线的眼就是散光眼。
散光会导致视力下降、视疲劳、眯眼、斜颈、弱视、斜视等。儿童需早期配镜矫正,获得良好视功能发育。
如何监测视力及远视储备?
通过测量眼轴长度(AL)增长量的变化可精准评估近视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。
眼轴(AL)是指眼球前后径的长度。近视儿童在近视发生前1年眼轴增长最快。从儿童生长发育早期三岁后即开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(眼轴、角膜曲率等),有助于监测近视发生、发展规律。AL测量不受调节能力的影响,已成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的重要评价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