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,母婴传播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。这种垂直传播不仅危害着母亲的健康,更对新生儿的生命和未来构成潜在威胁。预防、消除乙肝母婴传播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
一、什么是乙肝?
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肝炎。乙肝病毒感染可引发急性、慢性肝炎,根据病情进展,可导致肝脏不同程度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,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。
二、乙肝的传播途径
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、性传播等。
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原因,因此,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。
三、孕妇感染乙肝有哪些危害?
感染乙肝对母体的影响包括可能加重早孕反应、增加子痫前期发病率、容易发生产后出血、继发重型肝炎增加孕产妇死亡率等。对围产儿的影响包括增加流产、早产、死胎、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继发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等。
四、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?
1.早检测、早发现
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(最好在孕早期3个月内)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,尽早明确感染状况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,则需要进一步检测肝功能和HBV DNA了解感染严重程度。
2.早干预
HBeAg阳性、HBVDNA≥2×105IU/ml和慢性乙型肝炎孕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。孕期推荐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。
3.儿童的干预治疗
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,同时注射首剂乙肝疫苗,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。儿童在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 1-2 个月,及时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 ,明确母婴传播干预效果。
五、乙肝感染母亲可以母乳喂养吗?
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可以进行母乳喂养。但需注意有无乳头破裂,WHO认为,不能将乙肝病毒感染作为禁止母乳喂养的指征。也就是说母乳喂养本身并不增加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