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尿症(enuresis )俗称"尿床",是指年龄在5岁以上的儿童反复出现排尿失去控制现象,此行为至少连续3个月,且每周2次的频率。
该行为与患儿生理上的年龄及智力不相当,也非服用药物或自身基础疾病所引起,常常伴有心理和行为障碍。
遗尿症的分类
根据是否伴有日间尿路症状,遗尿症可分为单症状性夜遗尿及非单症状性夜遗尿。前者也称夜间型遗尿症,后者指患儿不仅伴有夜间遗尿,还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。
根据遗尿症状发生的时间,遗尿症又可分为夜间型、日间型和混合型,三种类型中夜间型遗尿症最为常见。
根据遗尿症发生前患儿小便控制情况,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症和继发性。
继发性的遗尿症,如泌尿系统感染、畸形、尿崩症、糖尿病;除此以外,还会有一些神经方面的疾病,如神经源性膀胱;还有一些属于心理障碍型的疾病,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继发性的小孩遗尿症。
原发性夜间型遗尿症是指在其它基础疾病的情况下,一直未建立正常夜间控制小便的能力,占遗尿症患者的90%,一般6岁前会自愈。继发性遗尿症占10%,之前曾经连续6个月不尿床后来又开始每周至少尿床两次,持续至少3个月的儿童或成人的睡眠遗尿,被认为是继发性夜间型遗尿症。
遗尿症概述
遗尿症的发病率很高,属于儿童常见病,目前,对于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,约有16%的儿童有遗尿的表现。随着年龄增加,每年有15%的自发缓解率;到了七岁左右,发生率降至10%左右,十一到十二岁,只有5%的患儿可能还有遗尿现象,这5%的患儿中有1%到2%的概率,遗尿现象会持续到成年,甚至伴随终生。
当今社会对小孩遗尿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,过去,人们可能只关注一些器质性的疾病,如发烧、儿童肺炎,或一些严重的功能障碍性疾病,现在,该疾病得到了极大重视。首个"世界遗尿日"确定于2015年10月17日,我国也分别于2023年、2024年成立儿童遗尿管理专家协作组、发布了儿童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。
遗尿症
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疾病
预后相对较好
有这方面倾向的儿童
家长要尽早带娃娃到医院进行诊断
遗尿症的存在
会给儿童带来心理障碍方面的疾病
病程越长
心理障碍方面的疾病越多
所以早期诊断
规范化治疗
特别重要!
参考文献
[1]陆林.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.
[2]杨德森,刘协和,许又新.湘雅精神病学.北京:科学出版 社,2015.
[3]江开达.精神病学.第二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[4]美国精神病学学会(著),张道龙等(译).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(案头参考书第五版)[J].2014.